肖调义代表性成果

肖调义
· 二级教授,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 教育部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全国农业硕士教指委渔业发展领域副主任委员;
· 中国水产学会理事;
· 湖南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
·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常德试验站站长;
· 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 水产动物抗性选育与应用团队带头人。
长期从事水产动物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以及水产高效养殖工程技术攻关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国家农业农村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和三等奖、中国水产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等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PloS Pathogen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50余人。
代表性成果 >>>
一、高抗性草鱼种质创新基础研究与应用
项目介绍:开展远缘杂交获得了草鱼赤眼鳟杂交品系,揭示了杂交子代的遗传、肉质和抗病特性,荣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利用弱毒疫苗免疫亲本获得抗病力增强的草鱼苗种;从遗传层面基于主效基因本底表达水平建立高抗性草鱼原种亲本群体筛选技术体系,选育了不同抗性水平的草鱼新品系3个。高抗性草鱼苗种在田家湖渔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单位进行示范应用,养成率达90%以上。

草鱼与赤眼鳟远缘杂交

基于本底免疫蛋白水平差异的高抗性草鱼亲本选育技术
代表性成果 >>>
二、水产养殖高效生产的营养与水质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介绍:以实现渔业高效生产为目的,开发了渔业高效生产所需的系列生物饲料新原料、营养调控专利技术及微生态净水剂,推动了环洞庭湖区湖泊池塘的渔业高效生产。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成果先后在湖南正园饲料等企业示范应用,开发生产生物饲料6.88万吨、全价饲料24.91万吨、水产微生态制剂974吨,累计新增产值236259.63万元。

代表性成果 >>>
三、水产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及关键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介绍:创建了“池塘综合种养模式”配套菜蚌复合种养浮床和藻菌共生对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以及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分区种草养鱼、鱼(虾)菜(莲)共生等养殖模式;筛选了戊糖片球菌SL001等对养殖水体具有改良效果且抑制鱼类病原菌的拮抗菌,为实现水产绿色高效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撑,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

代表性成果 >>>
四、特色优质鱼类产业化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创制
项目介绍:针对丝尾鳠、横纹南鳅、鱇浪白鱼、光唇裂腹鱼等云南名优土著鱼类开发需求,建立完善了全人工苗种繁育技术和模式,研发了专用饲料配方,制定了设施化养殖技术标准,完成丝尾鳠营养需求标准1套、设施化养殖系统专利1项。

云南土著鱼类设施化养殖系统

光唇裂腹鱼苗种全人工繁育技术
代表性成果 >>>
五、淡水鱼深加工技术开发与示范
项目介绍:研发了养殖鱼类工厂化“瘦身”设施工艺创新,解析了“瘦身鱼”分子营养基础,与湖南顺祥、东江鱼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黄尾鲴、鲟鱼、虹鳟等淡水鱼类加工产品的研制,推动建设“东江鱼”、“知鲜源”等水产加工品品牌,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部分水产加工品品牌

主要获奖证书与授权专利